跳到主要內容

曬傷了該怎麼辦?防曬又該注意哪些事?


    今年的夏天說真的非常的可怕,每天的高溫實在是有點難以忍受。隨隨便便出去外面中午走個五分鐘就會汗流浹背,最近也有遇到曬傷的病人,到底曬傷了該怎麼辦呢?我們先從曬傷的基本開始說起。

流行

    陽光中的紫外線主要可以分為UVA(波長320~400nm)及UVB(波長280~320nm)和UVC(波長100~280)。其中UVA約有95%可以到達地表,UVB只約有5%可以到達地表,UVC則很少到達地表。UVB主要是會讓你曬紅、曬傷,相較於UVA因為會穿透真皮層,所以會讓你曬黑曬老,兩個都有點令人討厭。不過主要會讓你曬傷的是UVB,而UVB跟你處在的高度及緯度和季節相關,一般來說越接近赤道會越強,夏季會強於冬季,高度越高越強。而在特殊的地質表面上,有時反射會更可怕,像是雪地會反射90%的陽光、沙地會反射15~30%而水面會反射5~20%。
    目前中央氣象局所公布的紫外線指數包含了UVA及UVB一起做計算,然後依照WHO制定的分級標準來做強度預報,網址是 http://www.cwb.gov.tw/V7/observe/UVI/UVI.htm
   比較特別的是,依據研究顯示,流汗的時候會減低皮膚對紫外線的保護力(流汗時比平常時曬傷所需的時間下降了3~4成),另外喝完酒再去曬太陽的話,曬傷的機會也比較大。此外,由於曬傷主要是UVB(UVA如果要讓你曬紅需要的劑量是UVB的1000倍以上),所以要特別小心一天當中UVB會特別高的時間,大約是早上10點到下午兩點。

曬傷的病理機轉及臨床病程

    目前推測是紫外線造成表皮DNA損傷,進而釋放出發炎物質引起血管舒張,皮膚就會發紅、發熱,甚至形成水泡。之後表皮細胞會凋亡,造成脫皮的情形。皮膚的發紅會在曝曬後的3~6小時候發生(發炎物質在曝曬後的30分鐘就會釋放出來),12~24小時到達最高峰,大約72小時之後會開始緩解。所以曬傷可以觀察到當下可能還好,但是等到你下午或晚上回家之後反而開始越來越痛就是這樣的原因。曬傷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比較不嚴重的燙傷,所以曬傷嚴重度的分級跟燙傷一樣,不過曬傷大多是在淺層表皮而已。常見就是局部的紅腫熱痛,但是嚴重一點可能會有發燒、頭痛、噁心及嘔吐的情形。
    一般來說,發紅大概3~7天後會消失,水泡在7~10天左右癒合,而膚色變黑和脫皮大約在4~7天左右可以觀察到。有些膚色比較白的人會在曬傷的區域形成永久的曬斑,特徵是不規則大小的棕色斑塊。

曬傷的治療

    其實曬傷沒有什麼特別的治療,目前沒有特別的治療可以逆轉皮膚的受傷及加速癒合的時間,能夠做的就是症狀的緩解。可以用溼紗布蓋著,或是塗抹蘆薈膠、sinbaby lotion來減緩患處的不適。口服藥物方面,建議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來止痛(曬傷其實就是一個皮膚發炎的過程,所以使用消炎藥可以減少發炎物質的刺激)。臨床上建議使用ibuprofen 400mg,一天3~4次,連續使用兩天來減少發炎的疼痛。不建議局部塗抹類固醇的藥膏,因為研究顯示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也不會加速癒合。如果有起水泡的話,不建議弄破,應該用無菌紗布加生理食鹽水或是石蠟紗布覆蓋,並且使用抗生素藥膏避免感染(可以用燙傷常用的silverzine來做敷料)。口服類固醇也不建議使用,因為在研究中使用到每日80mg也沒有明顯的止痛及退紅效果。

曬傷的預防

    再提醒大家一次:
       1.10點到下午兩點盡量不要去曝曬
       2.小於6個月的嬰兒盡量不要讓他去直接曬到太陽
       3.防曬乳在戶外活動前15~30分鐘就要擦才有足夠時間形成保護層,且每兩小時要補擦
       4.即使寫防水的防曬乳,游泳後還是要補擦
       5.至少使用SPF30以上的產品
       5.不要以為皮膚黑就不會曬傷

常見防曬名詞解釋

    1. SPF:針對UVB,代表可以延長你曬紅的時間幾倍,也是可以擋掉多少UVB的表示。舉例來說,你本來10分鐘會曬傷,使用SPF30的產品後就變成300分鐘後才會曬紅。

    2. PA: 日本人發明的,主要是針對UVA,所以可以避免你曬黑,以+號表示,+號越多代表防護力越好,最高是四個+號。
    3. UVA:歐盟規定如果抗UVA能力可以達到UVB的1/3以上,就可以掛上UVA圖示。
    4. UVA Star:代表的是這個防曬產品中,UVA/UVB防護能力的百分比,最高是5個星星。所以可能有防曬產品是SPF不高但UVA Star很多星星的。當然最好要選擇UVA星星多且SPF也高的產品。
   
是出門前15~30分鐘要擦防曬,最好選SPF高且PA高或UVA星星多的產品。要記得2小時補擦一次,游完泳要立刻補擦,就可以避免曬傷。如果真的曬傷,也可以來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歐!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observe/UVI/UVI.htm
2.  Antony R Young, PhD, Sunburn, accessed at 2017/09/04: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unburn?source=history_widget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需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嗎?23價跟13價哪個比較好?施打建議一次搞懂!

    最近又到了打疫苗的季節了, 台北市政府這次加碼2017年10~12月份只要是台北市市民,65歲(含)以上就可以補助施打一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往全國補助是75歲(含)以上才可以公費施打一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所以近日可以看到大家都跑來打疫苗。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肺炎鏈球菌疫苗,到底23價跟13價差在哪邊?又是建議怎麼打會比較好呢?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俗稱的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其實全名是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V)。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可以想成是這種細菌外面有穿一層黏黏的外套,這件外套不僅可以讓細菌黏附在我們的呼吸道黏膜,而且因為穿了這層外套所以我們體內的白血球就無法辨認它而把它抓出來摧毀 。所以它可以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它就趁機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病症。而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就是針對這件外套設計,涵蓋了23種肺炎鏈球菌(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約有75%的保護力。不過我們人體的設計是很精妙的, 23價疫苗只能激活一種叫做B細胞的淋巴球。優點是效果很快,B淋巴球很快就會製造出大量的抗體來對抗肺炎鏈球菌。但是B細胞的特性就是無法持續很久,就像雖然有大量的子彈,可是打完就沒了 。所以 23價疫苗可以有的效果大概就是5~10年而已 ,而且抗體激活的數量會一次比一次少。重點是小於兩歲的小朋友這方面的免疫力還沒發展完全,所以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小朋友施打這種疫苗。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全名是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一般大家看它價數比較少就會認為它可能比較沒力,其實不然。 13價疫苗它設計可以激活我們體內一種叫做T細胞的淋巴球 ,T細胞在身體內就像是將軍,可以動員的抵抗力會更多。而且它有記憶效應, 可以想成它是一個超會記仇的將軍,只要遇到相同的敵人它一定會把它往死裡打,絕不放...

血液中維他命B12(cobalamin)過高可能與癌症有關係?

    最近劉奕醫師服務的醫院多了一項健檢的項目,就是可以測量血中維他命B12的濃度。一般來說其實比較常見到的是維他命B12不足,不過有一天卻發現一位患者的維他命B12濃度是過高,超過儀器可以檢驗的上限數值,但是她本身並沒有在補充維他命B12或者是有完全吃素的情形,當下馬上請她到血液腫瘤科去做更多的相關檢查,大家想想是為什麼呢? 維他命B12過高竟然可能暗示體內有癌症的發生?     其實丹麥在2013年的時候有發表過一篇大型的研究,這篇研究是 Aarhus大學附設醫院利用丹麥的健保資料庫所做的世代性研究。 研究團隊共追蹤了33萬3367人,從1998~2009年間 ,分析其血中維他命B12濃度的數值與其後來發生癌症的相關性( 研究排除一開始就有癌症、使用維他命B12補充療法的人 ),發現血液中維他命B12濃度越高與後來得到癌症的相關性越高。     研究團隊首先將癌症的種類分為以下四種:     當然其實這樣分類算是有點粗淺,因為癌症的成因其實相當複雜,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不過這篇研究中這樣分類並且統計出了一些結果。依照血液中維他命B12濃度的高低及癌症間接標準化發生率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表格:     可以看到 整體癌症的間接標準化發生率隨著血中維他命B12濃度越高,發生率也越高。另外在男性族群,與抽菸喝酒相關的癌症以及血癌相關的癌症,這種趨勢更加的明顯 。下面是研究中將各個癌症的一年內間接標準化發生率畫成圖表,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可以看得出來 一年內的各癌症間接標準化發生率隨著血中維他命B12的濃度上升而上升,尤其是在血癌相關的癌症更是明顯,而抽菸喝酒相關的癌症(如最近很受到大家注意的食道癌)也是有明顯的上升。 不過其實詳細到底為什麼維他命B12的濃度高會與癌症有關,目前還不清楚,推測可能是與 某些癌症會增加血液中運輸維他命B12的蛋白質(transcobalamins)有關係 ,而目前研究中發現最多這種現象的就是 血癌 。 所以,維他命B12過高或過低都不是好事,如果有相關問題建議還是立即去找醫師諮詢歐!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Johan...

玫瑰糠疹?長在你身上癢死你的玫瑰花

    情人節又要到了,雖然好像還有快一個月。在這種節日,送玫瑰花給心愛的另外一半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不過如果這個玫瑰花瓣是長在身上的話可就很難受了。這次要來跟大家來聊聊玫瑰糠疹,一個很常見不過也很惱人的小毛病。 什麼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的英文名字叫Pityriasis rosea,Pityriasis指的是皮膚的脫屑病灶,而rosea意思是玫瑰紅的,所以如果翻譯起來應該是叫玫瑰紅色的皮膚脫屑,翻譯的人也很浪漫,就給了她玫瑰糠疹這個浪漫的名字。     玫瑰糠疹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10萬人裡面會有170個人左右,通常 好發的年齡是10-35歲,而且以女性居多,冬季又會比夏季來的多 。     而詳細的原因其實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發現 與人類皰疹病毒第6及第7型相關 ,與細菌感染則較無直接關係。其實這種病毒在小時候就會侵犯我們,第6型差不多是兩歲的時候,而第7型通常是7歲的時候,之後就一直潛伏,直到免疫力不好的時候就會跑出來作怪。 典型臨床表現 先驅斑     基本上玫瑰糠疹是一個臨床診斷,也就是說不用抽血看身體檢查就可以。一開始的時候,差不多 有90%的病人會有所謂的先驅斑。這種斑塊通常成橢圓形、發紅,周邊會微微的突起而且呈現粗粗的脫屑,而中央會稍微凹陷,顏色較粉紅,大約3公分以上,通常先驅斑會持續兩周左右 。 類似感冒症狀      在先驅斑發生的時候,大約 有69%的人會有類似感冒的不適 ,例如全身無力、疲累、噁心、頭痛、關節疼痛、喉嚨痛甚至是發燒跟淋巴結腫大,伴隨著先驅斑的出現。 小紅疹發生     在先驅斑產生兩週後,很多小紅疹就會產生,這種小紅疹比先驅斑小很多,會 沿著所謂的蘭格氏線分佈在軀幹及四肢,延伸到前臂跟大腿上部。背部的小紅疹因為沿著蘭格氏線分佈,所以遠遠看起來會像聖誕樹的樣子,而胸前的小紅疹則是會呈V字型分佈 。     小紅疹會持續至少6週以上,甚至會到12週左右, 平均大概也有45天,而且超過50%的人會覺得非常的癢 。 鑑別診斷     玫瑰糠疹跟下面很多疾病產生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