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其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疾病,人類最早描述麻疹的著作是在九世紀的波斯醫師,當時對麻疹的皮膚症狀描述為「像紅酒上面的泡泡」,也提及要隔離病人,不然會造成大流行。台灣其實自從1978年開始就全面施打麻疹疫苗,後來更是進階變成三合一(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所以台灣的群體免疫力其實是夠的。不過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有可能會逐漸消退,一般來說能夠持續15年算很不錯的,所以最近麻疹境外移入之後才會造成小部分的流行,有可能是那些人的抗體已經消失,或是當時沒有打過疫苗。
前驅期:前驅期一般是2~4天,最多8天,此時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典型症狀,包含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結膜炎、淋巴腫以及咳嗽,其中發燒甚至會高達40度,此外結膜炎會造成畏光以及分泌物增多,在發燒之後的2~4天就準備要開始長疹子進入到出疹期了。在前驅期的時候其實醫師會很難診斷,因為此時症狀跟很多一般感冒症狀很像,典型的疹子也還沒產生,所以這時患者的接觸史就很重要,如果你有麻疹接觸史一定要跟醫師說,因為現在的醫師幾乎都沒看過麻疹了。
在前驅期快要變出疹期的前2天,還會有一個特殊的症狀就是病人的口腔黏膜(尤其是下臼齒對側黏膜)會看到一顆一顆1~3mm左右大小像鹽粒的柯氏斑(Koplik's spots),這可以說是在長疹子前暗示得到麻疹的最重要表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圖!
恢復期及免疫期:出疹兩天後燒應該要開始慢慢退並進入恢復期,如果3~4天後還在燒就要想想是不是有麻疹感染後造成的併發症。麻疹造成的咳嗽有可能持續到兩個禮拜,不過感染麻疹可怕的是麻疹病毒感染期間會壓抑我們的免疫細胞,所以很容易併發後續的病毒或是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後續感染就是拉肚子,大概有8%的病人會後續造成腸胃炎,甚至是急性肝炎或盲腸炎,有可能造成小朋友脫水。
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後續感染是肺炎,大概有6%的病人會併發後續肺炎,最常發生在5歲以下及20歲以上的患者,肺炎死亡率極高,所以要特別留意有無持續不退的高燒、濃痰或呼吸時胸痛、喘的情形。
最可怕的是麻疹還會造成腦炎,一般在出疹五天後發生,雖然發生率只有千分之一,不過有25%的病人會留下腦部的後遺症,而且有高達15%的死亡率。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噁心嘔吐、脖子僵硬、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留意。除了腦炎之外,麻疹還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會造成急性去髓鞘性腦脊髓炎,如果不幸得到這種疾病有很大的終點是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理論上得過麻疹之後應該會是終身免疫,但是醫學上還是有很少數再發的案例,所以還是要小心。
所以如果懷疑自己暴露了不要緊張,在72小時內趕快到醫院去打一劑麻疹疫苗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最近的新聞雖然好像很可怕,不過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於麻疹及疫苗還有暴露接觸後的預防應該有相當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懷疑自己有感染一定要趕快去看醫師並告知相關的接觸史!此外,也可以抽血看看自己的抗體是不是還在歐!另外,接觸後72小時內趕快去醫院打疫苗!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麻疹,https://www.cdc.gov.tw/professional/themanet.aspx?did=643&treeid=D3F5DF5A9DA8C3E2&nowtreeid=D3F5DF5A9DA8C3E2, Accessed at 2018/04/07
2. Uptodate: Measles
3. 劉奕醫師疫苗注射門診時間:http://www.wanfang.gov.tw/p3_register_e3.aspx?depttype=B&deptcode=3700&doccode=102220
麻疹
致病原及傳染方式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造成,人類是唯一會被感染的對象,而且是全世界五歲以下小朋友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傳染途徑很多,會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可怕的是,含有麻疹病毒的飛沫在空氣中可以懸浮超過兩小時,所以極易在公眾之間傳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感染因此時有所聞。在疫苗施打以前,幾乎99%的人都有感染過麻疹,可見是一個傳染力多麼強的疾病。臨床症狀
潛伏期:基本上在潛伏期不會有任何症狀,除了少數人會有短暫的類似感冒症狀,此時病毒在經由眼睛及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之後逐漸繁殖,一般來說潛伏期大約6~21天,平均是13天,因此很容易公眾場所傳染。前驅期:前驅期一般是2~4天,最多8天,此時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典型症狀,包含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結膜炎、淋巴腫以及咳嗽,其中發燒甚至會高達40度,此外結膜炎會造成畏光以及分泌物增多,在發燒之後的2~4天就準備要開始長疹子進入到出疹期了。在前驅期的時候其實醫師會很難診斷,因為此時症狀跟很多一般感冒症狀很像,典型的疹子也還沒產生,所以這時患者的接觸史就很重要,如果你有麻疹接觸史一定要跟醫師說,因為現在的醫師幾乎都沒看過麻疹了。
在前驅期快要變出疹期的前2天,還會有一個特殊的症狀就是病人的口腔黏膜(尤其是下臼齒對側黏膜)會看到一顆一顆1~3mm左右大小像鹽粒的柯氏斑(Koplik's spots),這可以說是在長疹子前暗示得到麻疹的最重要表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圖!
出疹期:在發燒產生的2~4天後一般會進入出疹期,典型的疹子一開始會出現在耳後,然後往臉部、上身軀幹、下身軀幹至四肢處延伸,一般手掌跟腳掌是不會長疹子的,跟腸病毒不太一樣。疹子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輕輕壓會變白,到後期就不會有這種現象,甚至有可能會合併出血。長疹子的時候是病人症狀最嚴重的時候,此時會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發燒燒到最高溫、喉嚨痛及結膜炎此時也會最嚴重。疹子長出來2天後就會開始慢慢消,3~4天後顏色就會從紅色慢慢變成咖啡色,然後產生脫皮現象,持續6~7天到疹子完全消失。下面是疹子及結膜炎的圖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恢復期及免疫期:出疹兩天後燒應該要開始慢慢退並進入恢復期,如果3~4天後還在燒就要想想是不是有麻疹感染後造成的併發症。麻疹造成的咳嗽有可能持續到兩個禮拜,不過感染麻疹可怕的是麻疹病毒感染期間會壓抑我們的免疫細胞,所以很容易併發後續的病毒或是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後續感染就是拉肚子,大概有8%的病人會後續造成腸胃炎,甚至是急性肝炎或盲腸炎,有可能造成小朋友脫水。
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後續感染是肺炎,大概有6%的病人會併發後續肺炎,最常發生在5歲以下及20歲以上的患者,肺炎死亡率極高,所以要特別留意有無持續不退的高燒、濃痰或呼吸時胸痛、喘的情形。
最可怕的是麻疹還會造成腦炎,一般在出疹五天後發生,雖然發生率只有千分之一,不過有25%的病人會留下腦部的後遺症,而且有高達15%的死亡率。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噁心嘔吐、脖子僵硬、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留意。除了腦炎之外,麻疹還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會造成急性去髓鞘性腦脊髓炎,如果不幸得到這種疾病有很大的終點是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理論上得過麻疹之後應該會是終身免疫,但是醫學上還是有很少數再發的案例,所以還是要小心。
麻疹疫苗接種建議
台灣因為自從1978年推行全面接種麻疹疫苗之後,大部分人都有抗體,所以近年來麻疹案例多以境外移入為主,不過美國有做過研究,雖然接種麻疹疫苗產生抗體,但是有些人的抗體有可能會消失,在我們醫院新進員工體檢也是很常發現,所以還是有機會感染到麻疹。不過現行健康檢查一般不會主動去驗麻疹抗體,因此如果大家想要知道抗體夠不夠可以抽血檢驗看看。
而我國目前麻疹接種建議如下表:
點圖可放大 |
另外接種MMR(三合一: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之後產生抗體的比率及維持的時間如下表:
點圖可放大 |
麻疹暴露(接觸)後預防
相信大家一定最擔心這個,我每天都在搭捷運或是火車上班,怎麼會知道到底有沒有人得到麻疹?而且家裡小孩還很小,萬一真的不小心接觸到了之後要怎麼辦?別擔心,疾病管制署對於暴露後如何處理有提供相當明確的指引,大家可以看看!點圖可放大 |
所以,最近的新聞雖然好像很可怕,不過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於麻疹及疫苗還有暴露接觸後的預防應該有相當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懷疑自己有感染一定要趕快去看醫師並告知相關的接觸史!此外,也可以抽血看看自己的抗體是不是還在歐!另外,接觸後72小時內趕快去醫院打疫苗!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麻疹,https://www.cdc.gov.tw/professional/themanet.aspx?did=643&treeid=D3F5DF5A9DA8C3E2&nowtreeid=D3F5DF5A9DA8C3E2, Accessed at 2018/04/07
2. Uptodate: Measles
3. 劉奕醫師疫苗注射門診時間:http://www.wanfang.gov.tw/p3_register_e3.aspx?depttype=B&deptcode=3700&doccode=102220